“希望通过设计为乡村注入文化元素。”4月30日,第三届南通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金奖作品《昔蓝,惜蓝》创作者、南通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徐进介绍说,发挥创意力量,激活乡村价值,回应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,共同建设富有地域特色、承载田园乡愁、体现现代文明的魅力宜居家园。
徐进介绍,他们设计团队创作的《昔蓝,惜蓝》用建筑设计语言表现了通州二甲蓝染工艺的坚守。
二甲镇是南通蓝印花布的发源地,现存染坊有曹裕兴染坊、二甲印染厂和振兴染坊等,当地的蓝染工艺仍然保持着老作坊的纯手工方式。2006年,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然而,当前却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:从事这项技艺的人数正在减少,传统手艺很可能会失传;原材料断链,蓝靛依靠从贵州等地区引进;作坊位置偏僻,产品售价高,以出口为主。
徐进告诉记者,《昔蓝,惜蓝》的设计将蓝草种植、印染作坊、产品研创、游览体验、产品销售等环节的系统组织与乡镇既有空间环境的系统改造相结合,使乡村的产业振兴、农民致富与村镇环境的优化成为一个相互促进的综合事业,也由此催生富有生命力的特色田园乡村,“实现蓝印花布传统技艺的可持续的活态传承。”
除了第三届南通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金奖,《昔蓝,惜蓝》还获得了江苏省第五届紫金奖文化创意大赛金奖、“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”“江苏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”“江苏省城乡建设系统优秀设计一等奖”。
“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,建筑师(设计师)要更加多地关注社会、关注时代、关注人民。”徐进说,这次的选题就得益于对南通周边乡村的多次调研、走访,和设计师日常对传统工艺的关注热爱,因此才能脱颖而出,受到评委专家的青睐。
在徐进看来,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建筑更新和基础设施完善,需要产业振兴、农民致富、环境优化多方面结合的系统工程,设计下乡大有可为。“南通是建筑大市,建设建筑强市,我们建筑师也有责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”